李晓荣同志在院“五四”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0-05-05    浏览次数:2542

传承发扬五四精神   献身地质无悔青春

——在院“五四”青年节主题座谈会暨第二届

“模范青年职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李晓荣

2010年5月3日

各位团员、各位年轻朋友: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五四”青年节主题座谈会暨院第二届“模范青年职工”表彰大会,我代表院党委,向年轻朋友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向荣获第二届模范青年职工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既然是主体座谈会,我也作个发言,从五四精神核心内容和如何事业报国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第一点认识: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灵魂。

    九十一年前的五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不朽的“五四精神”。九十一年来,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中国青年去争取实现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五四精神是热血青年们自发并逐渐凝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其血脉世代相承,升华为可贵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力量。

    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以爱国主义为主旨的五四精神表现的内容各不相同,青年一直以自己的敏锐和热血青春推动历史进步。同时,青年也与这种进步一道成长,肩负起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责任。上世纪之初的五四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反帝反封建、维护国家主权和救亡图存;到了上世纪中叶,爱国主义表现为反抗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实现民族解放,追求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建立后,爱国主义表现为重整山河,投身建国大业,报效百业复苏的拳拳之心;十年动乱结束后拨乱反正时期,爱国主义又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改革开放至今,爱国主义就集中表现在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和谐富裕和祖国日益强盛的宏伟目标上。

    在各个历史时期,青年同志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前仆后继,成就了一番事业,实现了自身价值。

    历史已发展到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不可逆转的二十一世纪初期,我们应当认识到,当代爱国主义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强烈的期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愿望。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出理性的思维、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如果发挥充分得当,她将重塑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而且,像过去任何重大历史时期一样,青年群体必将在其中扮演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角色,必将成为事业报国的生力军。

    说到事业报国,就不能不谈到个人修养和本职工作。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点认识:如何事业报国。

    国家的选择和个人的意愿,使大家走上了地质战线,成为国家建设大军中的一员尖兵。大家把许身报国的志愿寄托在所选择的事业上,这就是事业报国的思想基础。在现实工作实践中,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意愿内化为可行可见的行动呢,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和甘于奉献这三个方面。

    一、勤于学习。中华民族有一句名言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名言包含着一个递进式的逻辑关系——修身是成就大志的基础,乐于从小事做起,是实现远大抱负的前提。所谓修身讲就是学习,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财富,提高自己的施展才华的能力。可以说学习是进步的第一要素,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根基。

    青年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无论是从理论上将还是实践中看,地质勘查都是一个科技含量高、对技术技能要求高的特殊行业,非常需要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掌握丰富的地学知识和服务事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发展,要求包括年轻朋友和我在内所有同志,必须牢固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志。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具有广泛性的,既有内容上的广泛性,也有形式上的广泛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是要求我们对政治、经济、专业、管理等知识领域都要有学习接触,所不同的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加以选择,做到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精。形式上的广泛性是要求我们把书本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在书本中汲取知识营养,在弘扬优良传统中历练品格,在地质前辈身上学习技能和经验,在艰苦的工作磨练坚强意志。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做到这些,我们的事业、我们的队伍就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善于创造。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每个人有努力培养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能力。在年轻人的思想中,可能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创造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把创造视为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创造,大家的每一天工作,都在创造着科学价值,创造着物质财富;你的每一次快乐、每一丝笑容,都在创造着精神食粮;你与别人的每一次交流或者每一次游戏,都在创造着和谐。如果把创造的的要求再拔高一些,内涵再丰富一些,比如通过我们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地质找矿上的突破、勘查技术上的突破、地学理论上的突破等等,创造就进入一个高层次的境界。就目前我院的青年队伍的表现来看,你们敢于选择艰苦的地质工作为业,能在艰苦的岗位上安心工作,已经创造了优于其他行业同龄人的精神境界。

    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自信是你们的特点,也是宝贵的财富。要相信自身的创造潜能,要相信团队的力量,要相信单位优良的创造环境,只要大家不气不馁,不懈不怠,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乐于研究,勇于实践,创造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九天星月。我也相信,依靠你们这样年轻一代地勘人的智力、热情、勇气和团队力量,勘查技术院的明天一代会更美好。
    三、甘于奉献。奉献是一种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必须条件。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地质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书写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历史悲壮。今天的地质工作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变好了,但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依然把艰辛交给了我们,跋山涉水、餐风露宿、日晒雨淋仍然伴随着我们、考验着每一位地质工作者。如果没有甘于奉献的思想准备和精神支撑,在这些考验面前往往就会败下阵来。可喜的是今天在座年轻同志没有在艰苦面前成为“败兵”,而且可以骄傲地说,你们是同龄人中佼佼者。

    如果说敢于走进地质战线是一种勇敢者的奉献,那么,在你们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履行职责,兢兢业业做好事情就是另外一种奉献,是成就事业、报效国家的具体体现。这种奉献是平凡的,是在不自觉中付出的,但同样是崇高的。今天受表彰的5名模范青年职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辉煌显赫的成就,但是他们每一天都在做着奉献,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时比其他同志做得出色一些,他们不愧为你们这些在基层岗位上做着平凡奉献的年轻人的先进代表,是你们这支年轻人队伍的骄傲。

    作为党委书记,我向大家作出承诺: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组织协调好党委工作,健全青年工作机制,倾听年轻同志的呼声和诉求,搭建好供青年同志施展才华的活动平台,为生力军有所作为、有大作为提供保障。

    今天和大家就弘扬五四精神谈了自己一些思考和认识,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最后,我想用从地质战线走出去的温家宝总理2007年5月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要求结束我的发言。温总理的三句话是:

    第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二,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三,要树立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

    让我们以这三句话共勉。

返回顶部